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讲座信息
回顾|哲学的殿堂·2023第八讲|丁立群:“劳动作为实践的观念史与马克思实践哲学”
日期:2023-12-02

2023年11月24日晚上,由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3年度“哲学的殿堂——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八讲在菲律宾abg欧博网立德楼511教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由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主讲,主题是“劳动作为实践的观念史与马克思实践哲学”,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刘志洪副教授主持。

刘志洪首先介绍了主讲人丁立群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丁立群是原黑龙江大学副校长,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文化理论,出版著作多部,其中《实践哲学:传统与超越》被选入国家成果文库,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发表论文170余篇,60余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年鉴》、《光明日报》等转载、转摘。

11月24日晚上,“哲学的殿堂——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八讲

劳动成为实践的历史嬗变及其意义。丁立群论述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劳动一直是一种非人的活动,直到资产阶级的兴起,才使劳动地位发生了逆转,但仍局限于“成物”活动。黑格尔第一次论述了劳动对人的教化和解放意义,而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劳动的哲学思想,在完全意义上把劳动提升为实践,创立了“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

第一个部分是对劳动概念的理解溯源。古希腊广义的劳动包含两种活动,即奴隶的劳动和工匠的制作(工作)。狭义的“劳动”属于奴隶为维持生存而为主人服役的活动,是“不留任何痕迹”(不产生持存物)的活动;制作的内容是自由人或外乡民的技艺,它类似于现代的生产技术,是建造一个持存世界的活动;狭义的劳动和制作都由于其承担者和活动的性质而受到贬抑。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传统里,劳动成为一个宗教概念,是与人的“原罪”联系在一起的,但中世纪人们对劳动的看法除了遵循《圣经》中的“原罪”说之外,古希腊哲学对劳动的看法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中世纪后期,在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观念里,劳动的地位逐渐提高,劳动的社会价值日益得到公认,反映在思想上,劳动在宗教意义和经济学意义两个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资产阶级劳动观只能为资产阶级财富积累服务,因而对劳动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新教伦理和古典经济学仍然只是把劳动当作一种单纯物质性的活动,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的简单的“成物”活动。尽管新教伦理把劳动当作一种与上帝相联系的美德,这也仅仅是对劳动的一种外在的道德评价和推崇,尚未注意到劳动对人的内在性的建构意义。

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主讲“劳动作为实践的观念史与马克思实践哲学”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从黑格尔开始,劳动思想的改变。黑格尔关于劳动的思想是从人的“需要”和“需要的体系”开始的,由此引发并展开较为系统的关于劳动的哲学思考。黑格尔认为,劳动产生于人的需要。人的主观需要是最初的“特殊性”,这种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手段达到它的客观性即达到它的满足:通过占有某些外在物,或通过活动和劳动。在他看来,正是劳动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并不是在直接的本能驱使下,对物的直接破坏和消耗,而是通过消灭物的自在性和无我性,创造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同时人也存在普遍的客观需要。人的器官与某一特定客体和环境不是完全对应的。动物的器官总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客体和特定环境,是特定化的,人虽然也受这种限制,但是人同时证实他能超越这种限制并证实其普遍性。

黑格尔认为,人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其一是需要和满足手段的殊多性,使为殊多化的需要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也更加细分而繁复,趣味和用途超越了单纯的需要而成为评价劳动的标准。其二是需要的殊多化和满足手段的殊多化逐渐使劳动抽象化,使我们的劳动成为“为他人的存在”,并进一步形成了普遍的劳动分工体系。由此产生了四种结果:一是趣味和用途成为判断需要的标准,必须满足的不再仅仅是生存需要而是“意见”;二是个人的劳动成为一种“为他人的存在”,个人的劳动不再是直接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而具有了普遍性;三是理论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这是一种“劳动的实践教育”,使人类活动既要适应物质的性质,又要适应别人的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劳动的技能;四是劳动的教化和解放意义。

黑格尔劳动思想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发现了劳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生长和构成意义,即劳动的“教化”意义。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质,对马克思来说,这就实质上开启了由“人是政治的动物”到“人是劳动的动物”的转变。

第三部分探讨马克思如何将黑格尔的劳动发展为实践。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劳动的哲学思想,在完全意义上把劳动提升为实践,为构建一套系统的“劳动—社会”的全新的实践哲学奠定了基础。丁立群介绍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概念,并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劳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分别:广义的劳动包括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狭义的劳动概念是指物质生产劳动,即我们通常理解的具体劳动活动。广义的劳动和狭义的劳动二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首先,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实体即主体”命题,把黑格尔作为“实体”和“主体”的形而上学的“自我意识”改造为一种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用现实感性活动的劳动替代了抽象的自我意识活动,从而以现实的劳动替代了黑格尔的“精神的劳动”。于是,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命题标志的精神活动,便转换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统一即“革命的实践”。

其次,马克思进一步提升了劳动对人的意义,使劳动成为人的普遍本质和完整本质。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实际上是把劳动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马克思进一步把劳动作为人的现实活动,看作人的普遍本质(类本质)和完整本质,从而使劳动具备了代替实践的存在论性质。

最后,马克思强调劳动对人的内在本质和内在精神构成意义,使劳动在完全意义上成为“成物”与“成人”的二重性活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劳动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而且同时也是人的生成过程;不仅具有自然物质意义,而且具有哲学人类学意义;劳动是“成物”和“成人”两重性的统一。

讲座线上线下结合

第四部分总结马克思所开创的“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的意义。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创立了“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从而在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上,实现了一场革命。首先,在劳动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上,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整个人类世界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其次,在实践哲学的基本逻辑上,马克思依据劳动的两重性,构建了实践哲学的基本布局;再次,马克思转换了实践哲学的存在场域,在理论上用“社会”范畴取代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伦理”范畴,拓展了实践哲学的广度和深度;最后,马克思重构了实践哲学的终极旨趣,用社会解放(人类解放)代替了狭隘的政治解放(阶级解放),使实践哲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理论。

丁立群通过考察劳动概念的历史演变,以及黑格尔特别是马克思对劳动内在性的阐释,指出了劳动的两重性:劳动具有“成物”与“成人”双重性质,这使劳动具有替代实践的“资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从对实践哲学本身的意义来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强调劳动实践是理论、制作和实践统一的总体性实践,从而克服了传统实践哲学的片面性及其导致的现代性危机。从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意义来说,在劳动实践基础上,我们可以克服将马克思早期思想与成熟期思想分割开来乃至对立起来的错误。丁立群还指出,马克思的劳动并非像哈贝马斯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受工具理性支配的活动,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人的生成的统一,因而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在互动问答环节,线下以及线上的听众踊跃提问,丁立群一一给予了认真细致的回应,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线上由腾讯和B站同步直播。

互动问答环节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