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讲座信息
回顾|哲学的殿堂·2023第七讲| 吴琼:“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与德国思想”
日期:2023-11-30

11月17日,由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3年度“哲学的殿堂——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七讲在菲律宾abg欧博网立德楼511教室如期顺利举行。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教授吴琼作主题为“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与德国思想”的讲座,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教授余开亮主持。

余开亮首先向介绍了吴琼的学术领域与研究成果。吴琼现任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教授,主要学术领域包括西方美学、法国理论、视觉文化研究等,曾出版专著《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读画:打开名画的褶层》、《视觉批判导论》、《20世纪美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

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教授余开亮主持

吴琼的讲座从回溯拉斐尔的画作《西斯廷圣母》是如何与德国思想开启了漫长的对话开始。应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委托,拉斐尔于意大利皮亚琴察的圣西斯托修道院教堂创作了《西斯廷圣母》,1754年,《西斯廷圣母》被卖到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侯国,并被移到选侯国都城德累斯顿到皇家画廊。从1755年的温克尔曼到1799年的耶拿浪漫派,从1939年的本雅明到1955年的海德格尔,在这两百年间,《西斯廷圣母》出现在德国各代思想家的关注与讨论中,其引发我们思考:图像作为“物”,作为凝视和沉思的对象,图像理论该如何理解其意义的到场?

菲律宾abg欧博网哲学院教授吴琼作主题为“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与德国思想”的讲座

讲座中,吴琼依照时间顺序,从四个部分展开了论述。

首先,温克尔曼在王宫观摩拉斐尔的作品之后,于1755年写成《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这篇论文是温克尔曼最著名的论文,温克尔曼在其中对拉斐尔所做的古典化收编,则拉开了《西斯廷圣母》与德国思想之间对话的序幕。基于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喻指关系,温克尔曼想尝试用古典主义狙击巴洛克风和洛可可风,以及因受卡拉瓦乔和荷兰绘画影响而盛行的自然主义。“模仿”是将“古典”再次植入现代心灵的手段,吴琼强调,此处“模仿”的对象并非自然的外在形式,而是内在于心灵的自然的理念,是心灵借助理性的沉思所获得的自然的理想形式。温克尔曼的“理想美”概念来自17世纪意大利艺术史家贝洛里,后者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将拉斐尔及其艺术推向古典化和神圣化的位置,温克尔曼则将艺术的理想美原则用于评论《西斯廷圣母》,将拉斐尔视作古典风格向现代发展的中间环节。

其次,18世纪末德国浪漫派的进场,揭开了《西斯廷圣母》接受史的全新篇章,在画廊中对神圣艺术的凝视是这个接受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1754年《西斯廷圣母》入馆后,被安排在意大利厅侧墙这一边缘化的位置,随后的几十年间,德国思想界甚少有人提及拉斐尔。作为德国浪漫派一代形象代表的瓦肯罗德,于1796年参观了拉斐尔的画作之后,写下简短的随笔文字《拉斐尔的幻见》。“理念”是瓦肯罗德美学的核心概念,吴琼指出,与温克尔曼的观念论理解不同,瓦肯罗德将理念完全精神化、心灵化和个体化,需要通过艺术的方式使其重新临到,以开启生命的内在性。或许是受瓦肯罗德的启发,也可能是为了表达对他的纪念,包括施莱格尔兄弟、卡洛琳、诺瓦利斯与谢林在内的耶拿浪漫派,在1798年进行“浪漫雅聚”,在德累斯顿皇家画廊观摩《西斯廷圣母》,并将此次聚谈的成果整理为《绘画对谈》。对谈者认为,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体现了普遍的人性,表现了人类理性的最高理想。“对谈”的文体不仅强调了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又追求个人体验的共情,为艺术欣赏的新方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典范。

再次,由于版画与摄影术等新的复制技术的应用,对拉斐尔作品的“目睹”变得轻而易举,而由作品在历史中独特的存在语境而来的“灵韵”则消失了。媒介传播改变的不仅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接收方式和认识手段,还有艺术史的写作和图像阐释技巧。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要处理的问题,即机械复制时代对艺术接受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文化上所具有的意味。本雅明认为,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作品的存在在于“祀拜价值”,而从文艺复兴后期之后,美的世俗化与机械复制,将艺术作品从对仪式的寄生性依赖中解放出来,艺术接受的模式转变为“展示价值”。基于以上两种艺术接受形式,本雅明从于贝特?格林《〈西斯廷圣母〉之谜》的论文得出结论,《西斯廷圣母》原初是为展示而创作的,后来因为进入皮亚琴察的教堂又变成了祀拜对象,这一历史揭示出,绘画的接受在原初的展示价值和后来的祀拜价值之间的摇摆。

讲座内容

最后,1955年,《西斯廷圣母》重新回到德累斯顿的古代大师绘画馆,同年,医学史博士马里埃莱内·普切尔出版专著《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作品及其影响》,海德格尔则为这本书写下一篇不到千字的短文作为结语。在这篇短文中,海德尔格开篇直言:“围绕这幅画,聚集了关于艺术和艺术作品悬而未决的全部问题。”吴琼表明,这“全部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问题:使作品成其为作品的、使作品世界如其所是地涌现的“本源”。吴琼从作品之为作品存在、前视的面容作为临到、“场所”的神人游戏三个角度,对海德格尔关于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的论述作出解释。在原初场所中,《西斯廷圣母》不是以象征或符号的方式表征某个教义或再现某个故事,而是“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中”,成为圣母子面容或神圣的“临到”,在这个“临到”中,观者的目光和神圣的凝视相遇。当《西斯廷圣母》被移出教堂,无论它被摆放在哪里,都将失去自己的“场所”,它作为艺术品的本质也被改变。

讲座结束后,余开亮对讲座作了总结。在互动问答环节,吴琼对师生提出的“西方祭坛画与中国山水画之间的关联”、“观者的目光与神圣的凝视”、“本雅明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问题一一作出解答。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将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的“生命传奇”与两百年间的德国思想相勾连,对画与思之间跨越时空的漫长对话娓娓道来,令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线上线下反响热烈,讲座在现场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线上由腾讯和B站同步直播。

互动环节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